EM菌種
、
一、產品分類及介紹:
二、菌種培育技術 EM菌種培養基的組成: 1、碳源:糖(起動因子)、各種淀粉、秸稈等 2、氮源:蛋白質、氨基酸、尿素、牛肉膏、蛋白凍、酵母膏等 3、無機鹽:微量元素(磷酸二氫鉀) 4、維生素:VC(D-異抗壞血酸) 5、生長因子
菌種培養配方: 配方一(通用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 (也可加入蜂蜜、豆奶、葡萄糖、玉米粉、米湯等,可提高發酵質量) 配方二(養殖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鹽20克:豆奶粉1-3% 配方三(種植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尿素60克:磷酸二氫鉀15克 配方四(專業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尿素60克:磷酸二氫鉀15克、VC5克、牛肉膏1%或蛋白凍1%。 EM菌種培育步驟: 1、取部分水先將紅糖加熱溶化; 2、將溶化好的紅糖與其余部分水混合; 3、水溫不超過40度時加入EM菌種及磷酸二氫鉀、尿素等; 4、攪拌均勻后,密封放置在35-38度的環境中培養5-7天左右; 注:若冬季環境溫度過低,可將10克菌種先用10%的紅糖溫水活化,放入暖水瓶中保溫一天(水溫控制在35-40度左右),再轉入大桶中與其余90%紅糖水混合,放置在室溫不低于25度的環境中進行培養,(可在桶四周吊一個60~100W的燈泡來增加溫度)并且加長培養時間。 注意事項: 1、使用自來水需放置24小時后使用; 2、紅糖使用量不能低于6%;(紅糖不可用孕婦紅糖代替) 3、尿素(化肥用尿素)、磷酸二氫鉀(純度在90%以上,不可用肥料用的磷酸二氫鉀代替)、VC(D-異抗壞血酸,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不可用藥品的維生素C代替) 4、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分二次加入(間隔2-3天);(一次性加入或過量會造成滲透壓,造成細菌脫水,抑制細菌生長); 5、若加入VC,需在培育第三天加入(先用少量水溶化); 6、植物用菌種不能加鹽;(加鹽會造成植物葉子脫水); 7、菌種加入水中時,水溫不能超過40度; 8、培育菌種時應避免太陽曝曬或使用帶有紫外線的設備光線直射。 9、如桶出現漲氣,可將桶蓋打開把多余氣體排出; 10、培育環境需要干燥,無污染,避免與化學物或藥物存放在一起; 11、培育菌種時,如表面出現懸浮物,可將其舀出即可,不影響使用; 12、菌種培育成功后,桶底會出現沉淀物,是菌分解糖份及其它營養物所致,屬正,F象; 13、每次發酵桶都需要用井水多次沖洗,再用開水加鹽燙一下,不可用洗潔清或其它化學物進行清洗; 14、發酵好的菌液應放在陰涼通風處,可保存6~12個月; 15、菌液培育好后每批都要先小范圍試用,如出現臭味不可使用。 16、培養好的菌液需密封、避光保存,并在一個月內使用效果最佳。 成功標準: 1、培育出的液體呈紅褐色或粽黃色; 2、有酸香味、酸甜味或酒糟味; 3、PH(酸堿值)3-4之間; EM菌種
一、產品分類及介紹:
二、菌種培育技術 EM菌種培養基的組成: 1、碳源:糖(起動因子)、各種淀粉、秸稈等 2、氮源:蛋白質、氨基酸、尿素、牛肉膏、蛋白凍、酵母膏等 3、無機鹽:微量元素(磷酸二氫鉀) 4、維生素:VC(D-異抗壞血酸) 5、生長因子
菌種培養配方: 配方一(通用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 (也可加入蜂蜜、豆奶、葡萄糖、玉米粉、米湯等,可提高發酵質量) 配方二(養殖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鹽20克:豆奶粉1-3% 配方三(種植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尿素60克:磷酸二氫鉀15克 配方四(專業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尿素60克:磷酸二氫鉀15克、VC5克、牛肉膏1%或蛋白凍1%。 EM菌種培育步驟: 1、取部分水先將紅糖加熱溶化; 2、將溶化好的紅糖與其余部分水混合; 3、水溫不超過40度時加入EM菌種及磷酸二氫鉀、尿素等; 4、攪拌均勻后,密封放置在35-38度的環境中培養5-7天左右; 注:若冬季環境溫度過低,可將10克菌種先用10%的紅糖溫水活化,放入暖水瓶中保溫一天(水溫控制在35-40度左右),再轉入大桶中與其余90%紅糖水混合,放置在室溫不低于25度的環境中進行培養,(可在桶四周吊一個60~100W的燈泡來增加溫度)并且加長培養時間。 注意事項: 1、使用自來水需放置24小時后使用; 2、紅糖使用量不能低于6%;(紅糖不可用孕婦紅糖代替) 3、尿素(化肥用尿素)、磷酸二氫鉀(純度在90%以上,不可用肥料用的磷酸二氫鉀代替)、VC(D-異抗壞血酸,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不可用藥品的維生素C代替) 4、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分二次加入(間隔2-3天);(一次性加入或過量會造成滲透壓,造成細菌脫水,抑制細菌生長); 5、若加入VC,需在培育第三天加入(先用少量水溶化); 6、植物用菌種不能加鹽;(加鹽會造成植物葉子脫水); 7、菌種加入水中時,水溫不能超過40度; 8、培育菌種時應避免太陽曝曬或使用帶有紫外線的設備光線直射。 9、如桶出現漲氣,可將桶蓋打開把多余氣體排出; 10、培育環境需要干燥,無污染,避免與化學物或藥物存放在一起; 11、培育菌種時,如表面出現懸浮物,可將其舀出即可,不影響使用; 12、菌種培育成功后,桶底會出現沉淀物,是菌分解糖份及其它營養物所致,屬正,F象; 13、每次發酵桶都需要用井水多次沖洗,再用開水加鹽燙一下,不可用洗潔清或其它化學物進行清洗; 14、發酵好的菌液應放在陰涼通風處,可保存6~12個月; 15、菌液培育好后每批都要先小范圍試用,如出現臭味不可使用。 16、培養好的菌液需密封、避光保存,并在一個月內使用效果最佳。 成功標準: 1、培育出的液體呈紅褐色或粽黃色; 2、有酸香味、酸甜味或酒糟味; 3、PH(酸堿值)3-4之間; EM菌種
一、產品分類及介紹:
二、菌種培育技術 EM菌種培養基的組成: 1、碳源:糖(起動因子)、各種淀粉、秸稈等 2、氮源:蛋白質、氨基酸、尿素、牛肉膏、蛋白凍、酵母膏等 3、無機鹽:微量元素(磷酸二氫鉀) 4、維生素:VC(D-異抗壞血酸) 5、生長因子
菌種培養配方: 配方一(通用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 (也可加入蜂蜜、豆奶、葡萄糖、玉米粉、米湯等,可提高發酵質量) 配方二(養殖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鹽20克:豆奶粉1-3% 配方三(種植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尿素60克:磷酸二氫鉀15克 配方四(專業):10克EM菌種、紅糖0.8-1公斤、無菌水10公斤、尿素60克:磷酸二氫鉀15克、VC5克、牛肉膏1%或蛋白凍1%。 EM菌種培育步驟: 1、取部分水先將紅糖加熱溶化; 2、將溶化好的紅糖與其余部分水混合; 3、水溫不超過40度時加入EM菌種及磷酸二氫鉀、尿素等; 4、攪拌均勻后,密封放置在35-38度的環境中培養5-7天左右; 注:若冬季環境溫度過低,可將10克菌種先用10%的紅糖溫水活化,放入暖水瓶中保溫一天(水溫控制在35-40度左右),再轉入大桶中與其余90%紅糖水混合,放置在室溫不低于25度的環境中進行培養,(可在桶四周吊一個60~100W的燈泡來增加溫度)并且加長培養時間。 注意事項: 1、使用自來水需放置24小時后使用; 2、紅糖使用量不能低于6%;(紅糖不可用孕婦紅糖代替) 3、尿素(化肥用尿素)、磷酸二氫鉀(純度在90%以上,不可用肥料用的磷酸二氫鉀代替)、VC(D-異抗壞血酸,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不可用藥品的維生素C代替) 4、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分二次加入(間隔2-3天);(一次性加入或過量會造成滲透壓,造成細菌脫水,抑制細菌生長); 5、若加入VC,需在培育第三天加入(先用少量水溶化); 6、植物用菌種不能加鹽;(加鹽會造成植物葉子脫水); 7、菌種加入水中時,水溫不能超過40度; 8、培育菌種時應避免太陽曝曬或使用帶有紫外線的設備光線直射。 9、如桶出現漲氣,可將桶蓋打開把多余氣體排出; 10、培育環境需要干燥,無污染,避免與化學物或藥物存放在一起; 11、培育菌種時,如表面出現懸浮物,可將其舀出即可,不影響使用; 12、菌種培育成功后,桶底會出現沉淀物,是菌分解糖份及其它營養物所致,屬正,F象; 13、每次發酵桶都需要用井水多次沖洗,再用開水加鹽燙一下,不可用洗潔清或其它化學物進行清洗; 14、發酵好的菌液應放在陰涼通風處,可保存6~12個月; 15、菌液培育好后每批都要先小范圍試用,如出現臭味不可使用。 16、培養好的菌液需密封、避光保存,并在一個月內使用效果最佳。 成功標準: 1、培育出的液體呈紅褐色或粽黃色; 2、有酸香味、酸甜味或酒糟味; 3、PH(酸堿值)3-4之間; 鄭州百益寶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售后產品使用方法及技術咨詢服務,詳情請咨詢張
經理,聯系電話(同微信):13213022263 (責任編輯:百益寶em菌) |